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由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其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是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达13万多件,其中一、二级文物5000余件,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博物院内设基本陈列馆、专题陈列馆、临时展览馆。主要陈展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珍藏的特色展品有兽面乳钉纹铜方鼎和云纹铜禁等。云纹铜禁作为我国迄今发现的用失蜡法铸造的年代最早的铸器,五层镂空透雕,二十四只龙形怪兽的攀缘伏撑,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而兽面乳钉纹铜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另有“王孙诰编钟”博大雄浑,青铜神兽诡丽奇巧,以及云纹方壶、克黄升鼎、卷云纹填漆鼎等一大批沉寂二千五百年的惊世之作,去过河南博物院的游客都
为之而惊叹不已。
内蒙古博物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汇处西北侧,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主体建筑面积5万余平方米,造型独特,设备先进,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及多功能厅等各部分组成,主要集合了强烈的现代元素、地域表征与民族特色,是浓缩了中国北方亿万年来生态变迁史与草原文明发展史的一部“百科全书”,也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文物等资源优势,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思想贯穿全部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形成“草原文化系列展览”,分布于博物院三个层面展厅,计为14个陈列,并在注重观众流线的前提下构建层区风格统一和逐层步步升高的感观态势。陈列多方位、多角度,纵横交错,点面结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描述了内蒙古的完整形象,个性鲜明,引人入胜,致力于打造成为社会大众教育、鉴赏、休闲、娱乐的高品位公共场所。